新闻动态

枪口下的归途:湖南商人的缅甸生死劫,一句回家破防国人!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8:36    点击次数:182

枪口下的归途:一个湖南商人的缅甸惊魂记

3月28日,缅甸曼德勒发生7.9级地震,楼房倒塌,道路断裂,这座缅甸第二大城市瞬间沦为废墟。

但对在当地经商的湖南人罗先生来说,地震只是噩梦的开始——真正的危险,来自那些扛着枪在路上设卡收钱的人。

“一路上全是拿武器的,见车就拦,不给钱别想走。”罗先生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,语气里仍带着后怕。

地震后,曼德勒的秩序迅速崩溃,政府救援还没到位,民间武装倒是先冒了出来。

罗先生和几个同乡决定撤离,原本以为只是颠簸一段路就能到仰光,没想到这一路成了“闯关游戏”,只不过关卡后面不是奖励,而是黑洞洞的枪口。

刚开始还算顺利,路上虽然有不少检查站,但大多摆摆手就放行。

罗先生心里正庆幸,结果车开到半路,突然被一伙人拦下。

对方端着枪,嘴里嚷嚷着当地话,翻译过来就一个意思:交钱。

罗先生一行人面面相觑,这哪是什么正规检查站?

分明是趁火打劫。

好在罗先生在缅甸做生意多年,认识几个本地合作伙伴。

他赶紧打电话求助,对方在电话里和拦路的人交涉了半天,最后塞了一笔钱,这才放行。

事后罗先生才知道,这些设卡的人有些是地方武装,有些干脆就是地痞流氓,趁着灾情混乱出来捞一笔。

“这时候谁还管你是哪国人?枪杆子就是道理。”

脱险后,罗先生立刻订了回国的机票。

他说,那一刻脑子里就一个念头:“这地方不能待了,我得回家。”

撤离攻略:现金开道,人多保命

罗先生算是幸运的,至少他还能找到关系疏通。

但曼德勒还有不少中国人困在当地,撤离路上危机四伏。

罗先生后来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经验,总结起来就几条:

第一,千万别单独行动。最好是几辆车一起走,人多势众,对方就算想拦也得掂量掂量。

第二,身上别带贵重物品。

手表、首饰、大量现金都是招灾的东西,真遇到抢劫的,保命比保财重要。

第三,现金要带,但别带太多。

遇到拦路的,该给钱就给,别硬扛。

“这时候讲骨气没用,人家手指头一动,你就得见阎王。”

第四,提前找关系。

如果有本地熟人,出发前先打好招呼,关键时刻一个电话可能就能救命。

罗先生的建议很实在,说白了就是“破财消灾”。

但问题是,不是所有人都有钱可破,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关系可找。

灾后缅甸:秩序崩塌的缩影

曼德勒的乱象不是孤例。

缅甸这几年政局动荡,地方武装割据,政府控制力薄弱,灾情一来,更是雪上加霜。

地震摧毁的不仅是建筑,还有本就脆弱的秩序。

对当地人来说,灾难意味着流离失所;对外国商人来说,灾难则意味着生意停摆、人身安全受威胁。

罗先生说,他在缅甸做了五年生意,以前虽然也有治安问题,但至少还能应付。

这次地震后,情况彻底失控。

“你根本分不清谁是兵谁是匪,路上随便一个人都可能要你的命。”

这种环境下,撤离成了唯一选择。

但撤离本身也是一场冒险。

罗先生听说,有些中国商人为了避开陆路关卡,甚至选择绕道偏僻小路,结果车陷进泥坑,最后只能弃车步行。

“这时候才明白,平时觉得麻烦的护照、签证,关键时刻就是护身符。”

回家的路

罗先生最终登上了回国的航班。

他在飞机上发了一条动态:“谢谢大家关心,已经在回国的路上。希望还在曼德勒的同胞平安。”

这句话背后,是无数被困在动荡地区的中国人的共同心声。

出国淘金的故事听多了,但很少有人提背后的风险。

东南亚某些国家的确有机会,但机会背后往往是刀尖舔血。

罗先生说,他认识好几个在缅甸做生意的老乡,有人赚了钱,也有人血本无归,更有人连命都搭进去。

“发财梦谁都有,但命只有一条。”

现在,罗先生只想踏踏实实待在国内。

他说,经历这一遭,才明白什么叫“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”。

飞机落地时,他长舒一口气,说了句:“还是家里好。”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